当前位置: 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3 如何制定初中的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3 如何制定初中的三维目标

2024年12月23日 16:52:57 访问量:7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71****175900.png

来源:玩游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2 如何制定初中的三维目标

[课标原文]

三、课程目标

(二)学段目标

4.第四学段(7~9年级)

经历有理数、实数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数域扩充;掌握数与式的运算,能够解释运算结果的意义;会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描述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形成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观念,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经历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建立基本的几何概念;通过尺规作图等直观操作的方法,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关系;掌握基本的几何证明方法;知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理解相关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形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随机现象;探索利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经历利用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能够计算平均数、方差、四分位数等基本统计量,了解频数、频率和概率的意义;形成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和推理能力。在项目学习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念观点,并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能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关注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欣赏并尝试创造数学美;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五四”学制第二学段(3~5年级)目标主要参照“六三”学制的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制定,适当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目标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目标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确定,使“五四”学制6~9年级的目标进阶更加科学。

如何制定初中三维目标?

从核心观念的角度——

代数部分是要建构生成“三个一次”、“三个二次”,包括反比例函数观念;初步建构生成函数-方程-不等式“三位一体”的观念(标准高一点的话,“三位一体”的观念在初中不是初步建构生成,应该是建构生成)。

第二从几何的角度是建构生成欧式几何观念(公理化系统观念)。欧式几何最重要的是要领会公理化思想,而不是整天没日没夜地做题,对欧式几何的精髓却没有任何的理解,这样太可悲了。能够建立在自明性的基础之上,找到推理论证的逻辑起点,即公理或者基本事实,但一定要具有自明性,自明性是对于学生而言的。然后在这个起点的基础之上,用严格的推理证明来呈现对一个命题的判断是真还是假,也就是推理论证。

第三就是建构生成概率统计观念。

从核心技能的角度也可以简单描述为——能够应用函数、方程、不等式三位一体的观念解决相关综合性问题;能够应用欧式几何观念推理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能够应用概率统计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决策问题。

从创新思维与人格发展的角度,可以在描述上稍微有一些变化。个体性的角度,可以描述为——乐于像数学家一样去创造数学、发明数学。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如果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比如越来越多的孩子,甚至90% ,100%的孩子都完整穿越了我们的课程系统,那么在孩子身上都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体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他将来一定会做数学家。他愿意像数学家一样去创造数学发明数学,并不等于他将来就立志去做一个数学家,这是不能画等号的。为什么不能画这样的等号?因为数学并不等于全部。数学的思维能力和素养对一个人而言,具有很强的可迁移性。今天的领域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一个孩子将来立志于从事哪个领域,或立志在哪个未知的领域去拓展边界是开放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一切都比较理想的话,基本上就是“二八”原则,也就是说,有两成的孩子愿意在数学这个领域或者与数学相关的领域去展现他的才华,这是个理想状态。

从社会性的角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呈现爱、创造力和领导力。初中完全可以这样来提,可以和我们的道德图谱有更好的关联。比如爱是什么?是不欲勿施,是利己达人。爱不是我对你说个好话,“I love you”,或者给你个好吃的、好玩的这个意义上的爱。爱就是我们的校训,我们的价值观——不欲勿施利,立己达人。创造力不多解释。领导力是愿意为一个团队的目标付出时间、精力、热情。领导力不等于领导,那叫官僚,官僚体现出的是反领导力。领导力对于个体而言,是让个体成为更好的自己,对团队而言,一定要让团队成为更好、更优秀、更卓越的团队,这叫领导力。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就能明白,官僚恰好相反——从个体的角度来讲,思想会越来越僵化,从团队的角度来讲,不是更好的促进团队的发展,而是让团队变得更糟烂,彻底成为一个淤泥或酱缸,成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有毒的文化、有毒的团队。这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在教室生活、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孩子们遭遇问题的过程中去讨论、去辨析、去澄清,那么孩子们的理解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这对我们老师也都有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2 如何制定小学高段的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1 如何制定小学中段的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0 如何制定小学低段的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9 如何设计学段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8 如何理解课程总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7 数学建模、数学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6 概率统计到底应该教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5 统计板块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4 逻辑推理与源初自明性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3 归纳推理与逻辑推理有何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2如何理解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1如何理解几何直观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20如何理解数学的规范化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9如何理解数学的运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8 如何理解数学的想象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17 如何理解抽象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16如何理解符号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5 如何理解量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4 如何理解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3 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2 不同学科的观念建构有何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1 如何通过“三个学会”理解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10如何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9 怎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08 怎样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07 怎样帮助孩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6 如何设计符合儿童心理逻辑的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5 新课标聚焦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4 如何通过数学教育发展人?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3 数学有什么用?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2 如何研究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1 数学从哪里来?

编辑:网校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网校演示网站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网校演示网站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